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到校作专题报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2-10 [来源]: [浏览次数]: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受邀到校为师生作了题为“从‘三星堆文明’到通用人工智能AGI— 漫话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文丽主持,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凡、李剀,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全校师生共300余名现场聆听了报告。

祝世宁院士从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出发,回顾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以及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介绍了信息的数学基础到物理本质再到香农的信息论;从负熵、信息传递角度介绍了生命靠什么来维持运转,靠什么来繁衍传代,靠什么来进化等话题;最后详细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前沿趋势,及其对科研范式的变革,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并就现场师生提出的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了详细的解答,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报告结束后,祝院士与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在博学楼会议室开展了座谈。

座谈会上,物理科学院与技术学院院长唐云勇向祝院士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祝院士就物理学学科建设、博士点培育、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昆明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金国钧教授对物理学科发展、博士点建设、年轻博士的发展等做了交流指导;南京大学院士工作办公室张光延主任就如何吸引云南籍的物理学博士回校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

丁文丽校长作总结讲话表示,祝院士提供的建议十分宝贵,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感谢祝院士积极为学校物理学专业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将认真研究、尽快落实,进一步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部负责人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党政领导、学院骨干教师参加了座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剀主持了座谈。

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毓琇书院院长;担任《国家科学评论(NSR)》编委会数理组组长、《中国科学》等刊物编委、《人工晶体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现代工学院筹建组组长,教育部科技委常委、材料学部主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顾问组成员等。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和物理、非线性光学、激光物理与量子光学方面的研究,在微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表征、新效应研究和器件研制方面工作较为系统,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Science(科学)、Nature(自然)、PRL(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个人荣誉有: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1998)、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13)、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7)、首届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2019)及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24)等奖项等。